污泥的最終用途對污水處理工藝的影響?
一座污水處理廠,無論其規模大小、出水水質優劣、采用何種處理工藝,都會產生污泥,其污泥產量與污水處理工藝有關(一級處理、物理化學處理、生物處理等)。只有采用特殊工藝才能顯著降低污泥產量。
污水處理廠產生的污泥主要是親水性有機污泥,由于含有大量間隙水,此類污泥常難以脫水;
盡管初沉污泥的有機物含量較高,但是部分初沉污泥的存在對污泥的脫水性能和凈熱值均有積極的影響,使得采用分解有機物的處理工藝如污泥焚燒更易于運行。
因此,只有當污泥的最終用途明確后,才能確定最適宜的污水處理流程,使其產出的污泥滿足處置的要求。這通常需要一系列的模擬和優化過程。
對于小型污水處理廠:最合理的方法仍然是經石灰穩定處理后用于當地農業(除非有脫水污泥集中處理平臺)。
對于大中型的污水處理廠:直接進行能源利用,或者提供一系列解決方案,使運行人員能夠從中擇優選取。作為中間環節,污泥干化是不可或缺的:
a.其可將污泥外運至接收站的運輸費用降到最低;
b.將污泥農業利用規范化,甚至可作為化肥添加劑生產氮磷鉀復合肥;
c.使現場產能利用(單獨焚燒、氣化)及協同焚燒(生活垃圾、水泥廠、熱電廠等)成為可能。
污泥處理系統和污水處理系統的回流液對污水處理也有影響。在確定處理廠規模時,回流液的負荷和流量均要考慮在內。這尤其適用于;
①產生反沖洗水的生物濾池污水處理工藝:
a.或回流到初級處理單元入口;
b.或單獨經濃縮系統處理;
c.很明顯,上述兩種情況對整個系統的影響是不同的,因為中間的濃縮池可以有效緩解負荷波動(主要是懸浮固體)和流量波動。
②污泥消化。當污水處理廠具有生物除磷功能時,許多學者認為應避免采用會引起磷釋放的污泥厭氧消化工藝。而事實上,再沉淀現象經常會固定污泥中的大部分磷,從而使生物除磷厭氧消化成為可能。